2023年负极材料上半年报告总结:回顾与展望
近段时间,负极市场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仿佛一场风暴在行业内横扫。低价位的中低端人造石墨价格持续攀升,接近成本线,而高端产品的价格区间却跨度很大,这种矛盾与亮点并存的情况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入思考。
负极市场两极分化的现状
人造石墨在低中端市场的售价几乎触及成本线。2023年上半年,中端人造石墨的平均利润仅为9311.29元/吨,这表明其利润空间已被显著削减。众多企业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想尽办法。再者,高端产品价格跨度较大。因为定位和目标客户群体不同,高端产品对市场波动的敏感度较低,其发展路径与低中端产品存在差异。
在这两种极端现象的背后,主要是因为企业间技术水平的差异。技术领先的企业在高端产品领域投入精力,从而获得了较为丰厚的利润。相反,技术较为落后的企业则只能在低中端市场艰难求生,承受着激烈的竞争压力。
成本端无利好的现状
成本端缺乏优势。当前状况下,众多环节缺乏对产品价格和利润的利好支撑。以原材料成本为例,其控制难度较大。此外,各环节价格持续下滑。2023年上半年,我国低硫石油焦市场价格先涨后跌,在此背景下,企业从成本端获取额外利益的可能性极低。
众多企业的成本账中,原材料价格走势占据了显著比重。成本端持续下降,企业应对变得较为被动。在探索创新以降低成本的过程中,企业面临诸多挑战。
下游需求低迷的影响
下游需求恢复得不够迅速,这成为了负极市场面临的一个新挑战。自2023年起,下游需求的低迷直接对市场走势产生了影响。比如,终端市场对产品的购买意愿不强,这导致整个产业链的产品流通速度减慢。
2023年,人造石墨的表观消费量呈现下滑态势。尽管5月份较上月增长了12.37%,但整体情况仍不尽如人意。面对这种波动不定且需求低迷的市场,企业在生产与库存管理上变得非常小心。毕竟,盲目生产可能导致产品积压,最终造成重大损失。
行业降本诉求下的价格情况
在当前行业追求降低成本的大背景下,负极材料的价格反弹几乎不可能。众多企业正努力寻找途径来削减开支,以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这其中包括在采购阶段进行价格谈判。
这种降低成本的愿望逐级传递。终端环节向原料端施加降价压力,导致整个人工石墨负极的利润比去年减少了。对于人造石墨生产企业来说,成本难以维持,而下游客户持续压价,它们只能承受价格下跌的现实。
石墨化面临的困局
2023年,石墨化行业遭遇低谷。生产开工率持续低迷,产品价格持续走低,价格从某个水平跌至每吨约某个数值。此外,某些地区甚至出现了亏损情况。尽管市场需求有所回暖,订单量略有增加,但产品价格受到压制,上涨空间有限。
价格接近成本价时,进一步降价变得十分困难,只能维持现状。这种情况不仅对石墨化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构成挑战,还对负极产业链上下游的连接产生了一定影响。
不同原料端的市场走势
上半年,低硫石油焦市场表现波动。春节过后,因各领域补货需求增加,价格有所上升。然而,自去年年底以来,由于库存高企等因素,需求明显减少,价格持续下降。同时,针状焦市场也受到电池和电极厂商前期库存积压的影响,整体市场状况不佳。
原料端状况与负极材料市场紧密相关。原料市场价格的下跌加剧了低中端人造石墨的成本和利润问题,同时也为市场的动荡埋下了隐患。
读者们对负极市场的发展趋势有何看法?欢迎发表意见,参与讨论。同时,也请给予文章点赞和转发支持。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admin@adm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