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石墨电极

石墨电极工厂 炭素行业需求旺盛,业绩持续看涨,市场前景广阔

作者:admin 日期:2024-12-23 点击数:111

炭素行业里,供给侧改革和环保政策如同两把利刃,将旧的格局纷乱复杂之处一一剪除,同时也涤荡了生产技术陈旧的弊病。这一切的背后,既孕育着行业的崭新机遇,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挑战。

炭素行业的洗牌

炭素行业洗牌,其因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和环保政策日益严格密切相关。在此背景下,技术落后的企业正逐步丧失行业地位。这好比一场激烈的淘汰赛,众多小规模、高污染企业无奈退出。观察时间线,自去年起,这一趋势愈发显著。企业若想生存,必须适应新的规则。比如,那些技术无法升级的中小企业,资金和技术难以满足新要求,最终只能退出竞争。这既是行业整体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为优质企业创造市场空间的过程。

因此,行业结构经历了显著变动。原本混杂的炭素领域现在正朝着规模化和规范化方向演变,新的行业规范也在逐步确立。企业必须根据环保标准和产能需求调整其经营策略,以往依赖粗放式生产的方式已经不再适用。

石墨电极需求增长

石墨电极加工厂_石墨电极工厂_电极石墨工厂招聘

钢铁行业经历变革,电炉炼钢的占比上升了3个百分点以上,这导致了对石墨电极的极大需求。据2017年前11个月的数据,我国炼钢所用的废钢铁总量达到了1.3亿吨,比去年同期多出5000万吨。这一现象对石墨电极行业来说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以方大炭素为代表的企业从中获益明显,党锡江认为这是产品结构调整与市场趋势相吻合的结果。

市场分析显示,钢铁行业在调整产能结构,这使得电炉炼钢有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社会钢材储备量的增加也助力了电炉钢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石墨电极的需求量预计每年将增长8至10万吨。这种增长并非表面数字的上升,它反映了整个钢铁产业链的深层变革,即从以往以传统炼钢为主,逐渐转向电炉炼钢占比逐步提升的趋势。

国际市场形势

近年经济不景气,众多国际知名石墨电极生产商不得不关闭或部分停工。昔日的大企业现在设备已拆,复产之路充满艰辛。这直接造成了国际市场石墨电极产能短缺近20万吨,供需失衡。这一国际市场变化,对国内企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国内企业若能把握住机遇,便能在国际舞台上分得一份利益。比如方大炭素这类企业,它们通过调整产品结构,专注于生产直径超过550毫米的石墨电极,以满足电炉炼钢的需求。当行业风口来临,这些提前做好布局的企业便能在国际市场上抢占先机。

环保带来的分化

近年来,环保政策压力如锋利之刃,直击炭素产业的薄弱环节。众多技术落后、环保不达标的企业不得不面临停产或减产的命运。这样的状况让它们错过了自2017年起行业所呈现的优质市场机会。但方大炭素由于提前加大环保投入,得以实现满负荷生产。

这种分化趋势显示出环保支出对企业成长至关重要。在2016年以前,众多企业面临亏损,包括方大炭素在内的许多企业盈利水平不高。环保政策的实施如同一条分界线,企业对环保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它们能否在未来的发展中抓住机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崭露头角。

未来面临的挑战

自2018年下半年起,炭素产业面临挑战,发展变得不再顺畅。产品售价下降,原材料成本上升,产能扩张等问题叠加。这些因素给行业带来强烈冲击。2017年,国内外产能利用率分别只有72%和64%,在建项目产能高达52.4万吨,而2018年全球石墨电极市场供需大体持平。

面对这样的挑战并不简单。这就像在波涛翻滚的海洋中航行,企业得学会如何在各种风浪中保持船只的稳定。一方面,要设法控制成本,以防价格上涨带来的损失;另一方面,在产能扩大的同时,还要确保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企业的应对策略

今年四月,方大炭素与我国宝武钢铁集团达成了一项合作共识。双方计划在兰州市红古区共同打造一座年产10万吨的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生产线。此举体现了企业对市场动态的敏锐洞察。企业基于对未来市场的预判,选择增加产能,以期在市场竞争中夺得更大份额。

其他公司同样需要擅长制定自己的发展策略,无论是拓展产品种类还是探索新的合作伙伴。

炭素行业受政策影响极大,这样的背景下,小型炭素企业还有翻盘的可能吗?欢迎各位留言交流,若觉得文章不错,不妨点赞并转发。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admin@adm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