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产业链价格战下,哪些新技术和材料有望异军突起?
年初,锂电材料的价格普遍下降了。投资者和厂商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并努力寻找新的增长机会。接下来,我们将对各类材料进行详细的分析。
负极材料价格下跌
截至3月10日,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平均价格降至4.5万元每吨,比年初降低了近十分之一。这一降价现象主要由于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虽然生产能力有所增强,但需求增长并不快,从而引发了负极材料价格的下滑。因此,负极材料的生产商正面临利润缩水的挑战,他们必须加强成本控制和技术创新,以应对市场的新形势。
电解液价格下探
上海钢联的数据揭示,磷酸铁锂电解液和三元常规型电解液的平均价格分别是4万元每吨和6.2万元每吨,与年初相比,分别下降了大约20%和15%。这种电解液价格的降低,主要是由于锂盐等原材料成本的下降。这对电池企业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因为它有助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利润空间,并且增强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
企业应对策略
市场波动剧烈,上游企业必须降低成本、提升运营效率和推动技术革新。为了降低成本,必须对生产、管理和采购流程进行精简,剔除不必要的开支;在创新领域,需要增加研发资金投入,研发新的产品和技术,并依据行业走向和自身优势寻找新的盈利模式。比如,可以研发高性能的锂电池材料,或者优化生产流程来提升产品质量。
正极材料新方向
经过综合评估,M3P相关资料预计在2023年将备受关注。M3P技术基于磷酸铁锂,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的磷酸盐三元材料,宁德时代将其称为“磷酸盐三元”。这种材料在成本上比高镍三元材料更低;在能量密度方面,它超越了磷酸铁锂电池,且在充放电性能及循环稳定性方面表现更佳。董事长曾毓群指出,该材料的电芯能量密度提高了20%。
企业布局情况
宁德时代在众多行业巨头中另辟蹊径,专注于M3P电池的研发。与此同时,比亚迪、国轩高科、欣旺达、亿纬锂能等公司纷纷投入到磷酸铁锂结构的磷酸锰铁锂电池的研究。在电池材料领域,德方纳米、当升科技、容百科技等企业已着手研发磷酸盐系的正极材料。去年8月,某厂家的新型磷酸盐系正极材料生产基地项目开始试生产。此外,当升科技和中伟股份计划在贵州建设一个年产能30万吨的新基地。
负极降本技术聚焦
2023年,负极材料厂商正努力研究降低成本的技术。在石墨负极材料的制造过程中,石墨化环节的费用几乎占据了一半,这一环节对成本控制至关重要。石墨化是碳原子有序排列的过程。预计未来,箱式炉和连续石墨化炉将被广泛应用。尽管艾奇逊石墨化炉具有独特优势,但其使用率不高,且污染问题严重;而内串式石墨化炉则更适合电极生产。负极材料厂商正主要向箱式炉和连续石墨化炉方向发展,其中璞泰来子公司的箱式炉产品在降低耗电量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
大家都在讨论,现在锂电池的原材料价格下降了,技术也在不断进步。那么,哪家公司的新研发技术更具有发展前景?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价值,请不要忘记点赞并分享给更多的人。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admin@adm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