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石墨电极

国外炭素企业于中国石墨电极市场的发展动态及走向

作者:admin 日期:2025-05-17 点击数:151

国外炭素企业对中国市场目光如炬,他们不仅合资设立工厂,还操纵着价格,我国企业真的能够抵挡住这样的压力吗?

国外企业合资布局

2001年4月,UCAR投入了600万美元资金以及若干关键核心技术,以此获得了25%的股份。随后,它与吉炭集团携手,共同创立了一家石墨电极生产企业。该厂计划产出2万吨的高功率和超高功率石墨电极,主要面向的是中国市场。此举吸引了众多国外企业,他们意图借此机会,分得中国钢铁产业发展的部分利益,并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

然而,合资的进展并不顺畅,长春分厂的启动资金存在困难,而且2002年时中国石墨电极市场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些都给合作带来了不确定因素。尽管如此,外国企业并未放弃在中国市场拓展的意图。

霸主地位谋划

中国钢铁生产炭素企业关注_石墨电极工厂_吉林吉炭·尤卡炭素石墨电极

一些外国公司对中国UHP石墨电极市场抱有雄心壮志,意图在此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它们计划在完成机加工模块的投资后,将石墨化项目作为后续的投资重点,并逐步按照电极生产的全部流程进行投资和建设。

其市场定位清晰,瞄准了中国及亚洲市场,这显示出其野心相当可观。以SGL为例,在2002年的年度报告中,公司曾公开表示,将与东海合资,在上海奉贤设立一座年产2万吨的UHP石墨电极加工厂,并计划在钢铁行业高速发展期间,将产品推向中国市场。

投资接触尝试

自2000年起,石墨电极的生产商便与中国大同的相关部门进行了多次交流,意图在中国境内投资十亿美元,打造UHP石墨电极的生产线。他们对中国市场的广阔前景充满信心,并计划提前进行战略部署,以期在竞争中抢占先机。

美国CGG集团尽管已经破产,却将UHP石墨电极的生产技术转手给了石墨电极生产企业,这一举动无疑为国外企业在我国的扩张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也增加了它们在我国市场竞争中的优势。

国际市场涨价

中国钢铁生产炭素企业关注_吉林吉炭·尤卡炭素石墨电极_石墨电极工厂

2003年,国际市场上石墨电极需求旺盛,几家实力雄厚的国外石墨电极生产商加大生产力度,全力生产。同时,他们在市场价格上也采取了连续提价的策略。UCAR和SGL在当年发布了六次涨价公告,其中一次涨价幅度高达500美元每吨。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无论是UCAR还是SGL集团,在发布涨价通知时都特意强调中国市场不在涨价范围内,这其间似乎隐藏着某种秘密,让人不禁对它们在中国市场的营销策略产生疑问,怀疑它们是否有特殊的意图。

价格差异玄机

2004年1月30日,SGL集团对外公布,将全面上调石墨电极的价格。在亚洲地区,涨价幅度达到每吨150美元,但这一价格不包括中国。同时,SGL集团也表示,中国市场的石墨电极价格将单独公布。观察UCAR和SGL这两家公司的调价情况,可以预见,国际市场的石墨电极价格很可能超过3000美元这一重要关口。

2003年1月至9月,我国炭电极类产品的进口量数据表明,其平均进口成本为2060美元。在此期间,最高进口价格月份的数值并未超过2200美元。这一价格水平与国际市场的平均售价相比,明显偏低。这种显著的价差,是市场正常波动所致,还是背后隐藏着其他原因?

中国企业危机

众多证据显示,境外炭素企业意图长期控制我国石墨电极市场,并且在中国UHP石墨电极领域实施了低价销售的策略。它们运用各种方法,不断压缩我国企业的生存空间。

若我国石墨电极制造商未能积极追求在UHP石墨电极的质量、型号及产量方面迅速提升,将导致市场出现重大空缺,在竞争中丧失先机,甚至难以寻找到与国外企业抗衡的策略。我国企业亟需引起重视,全力迎头赶上!

大家对国内石墨电极制造商面对海外炭素公司低价竞争的做法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发表意见。若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不要忘记点赞并转发!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admin@adm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