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加征95%关税对中国石墨电极出口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关税巨变
2025年3月12日,日本财务省审议会作出决议,针对中国产石墨电极,将实行反倾销关税措施。该措施将在进口商品价格基础上额外加征高达95.2%的关税,且这一政策将持续4个月。在此之前,日本对石墨电极的关税仅为2.1%或3.3%。日本财务省与经济产业省打算在十月底前,对有关情况进行调研,同时将重新审视是否继续实施关税政策。
关税的大幅变动,就像一颗重磅炸弹,对中国企业向日本出口石墨电极产生了重大冲击。这些企业的利润空间受到了严重压缩,出口形势变得异常严峻。
产业地位
中国是全球石墨出口的领军者,石墨电极以其卓越的导电性和耐高温特点,在钢铁、工业硅、黄磷等基础材料的制造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石墨电极产业迅猛发展,在国际市场上也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2024年的前两个月,我国石墨电极出口总量为5.7万吨。相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7.76%。
2023年,我国出口至日本的石墨电极占比达20%,其售价还比日本本土产品低40%,这一现象充分显示出我国石墨电极在国际市场的强劲竞争力。
成本优势
从产业成本的角度分析,石墨电极的生产是高能耗行业,其中电费在总成本中占比约六成。我国工业用电成本在全球处于较低水平,每千瓦时大约0.08美元,远低于日本的0.18美元和欧洲的0.25至0.35美元。这种价格差距,导致我国石墨电极的生产成本比日本和欧洲企业低20%至30%。
俄乌冲突一爆发,欧洲的天然气和电费就猛涨,比冲突前涨了3到5倍。以德国为例,2025年工业用电的价格大约是0.35欧元每千瓦时,换算成美元大约是0.38美元。这个价格比中国的同类电价高出了4倍。所以,欧洲的钢厂不得不转向依赖中国的产品。
产能差异
日本国内电极生产的使用率已降至60%以下,而中国同行业的使用率却超过80%,规模化的优势显而易见。日本东海碳素等企业面对中国低价竞争的压力,决定削减40%的传统电极产量,并转而开拓附加值更高的市场,如半导体碳化硅晶圆、核级石墨等。
我国石墨电极产业实现大规模生产,有效降低了成本,同时提高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在石墨电极生产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弱。这一对比更加突出了我国在石墨电极产业产能方面的优势。
加税原因
日本近期提升了关税,理由是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外来商品侵害。然而,此举实则是对中国低成本优势的直接回应。由于我国石墨电极价格低廉且品质优良,在日本市场颇受欢迎,对日本企业构成了不小的竞争挑战。
从市场竞争的角度分析,日本本土企业在面对中国对手时显得较为薄弱,他们只能借助关税等手段来保护自己的利益。
应对挑战
面对日本加征关税的挑战,我国石墨电极生产企业需积极应对。他们应积极寻求拓展海外其他市场,减少对日本市场的依赖。同时,加大技术研发资金的投入,提高产品附加值。此外,还要积极开拓国内高端市场。
可以与行业团体携手,通过外交和法律途径,捍卫我们的合法权益,努力争取公平的国际贸易待遇。
我国企业正遭遇日本对石墨电极增收高额关税的困境,对此,您如何看待我们如何在兼顾国内外市场的同时应对这一挑战?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admin@adm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