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大碳素股票最新分析:石墨电极龙头如何牢牢掌握定价权
行业壁垒高筑扩产艰难
石墨电极产业消耗能源众多,生产一吨超高性能石墨电极约需消耗1.17吨标准煤。这一高能耗特性使得众多潜在投资者望而却步。而且,其生产流程相当繁琐。若企业想在行业内部保持竞争优势,至少得具备五万吨的产能。实现这一产能规模,每吨的投资成本大约为两亿元,整个项目的总投资额需达到十亿元。如此庞大的投资额,使得新加入的企业难以进入这个领域。
在当前能源消耗的双重管控下,各地对高能耗产业的产能提升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对于石墨电极行业内的现有企业来说,即使有扩张生产的想法,也因为政策的限制而难以实现。在未来的几年里,行业扩大生产的动力显得十分微弱。
“双碳”催生行业机遇
我国钢铁产业是制造业碳排放的大户,2020年其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了18.64亿吨,占比接近全国排放总量的19%。面对“双碳”目标,钢铁产业迫切需要降低碳排放。采用“短流程”电炉炼钢技术具有显著优势,特别是在使用全废钢进行炼钢时,其碳减排效果能够达到48%。
工信部发布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25年底,电炉钢产量占比须达20%。预计届时我国电炉钢产量将达2.41亿吨,对石墨电极的需求量约为60.15万吨。但2022年预计供需将存在4.38万吨的缺口,这或许会引起石墨电极价格上涨。
龙头企业原料自给优势大
方大炭素在国内石墨电极领域处于领先位置,其年产量达到了29.5万吨,其中属于公司的产量有22.36万吨。公司的生产设施分布在我国西北、西南、东北等区域。公司内部壮大和外部扩张双管齐下,成功将产业链拓展至上游。公司已具备26万吨高品质煅后焦与针状焦的生产能力。其中,权益产量为15.10万吨,原材料自给率更是高达67.80%。
方大炭素凭借高原料自给率,在成本控制和生产稳定性上占据优势。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着力提升产品质量。如今,其石墨电极质量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且产能充足,保证了产品的持续供应。
规模产能奠定竞争地位
方大炭素在行业内产能最大,产能超过五万吨,能满足大范围市场需求。规模大,成本自然降低,效率也跟着提高。企业持续改进生产流程,引进高端设备,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钢铁行业现在着重于确保供应能力,方大炭素以它丰厚的产能和卓越的保供能力在行业中脱颖而出。这不仅让它与主要客户保持了长期的稳固合作关系,还提升了它在行业中的话语权。
龙头受益产能置换红利
“双碳”政策推动钢铁行业调整产能,方大炭素作为行业佼佼者,把握住了发展良机。其子公司成都蓉光和合肥炭素分别建立了5万吨石墨电极生产线,使得公司整体产能得到提升。此举有助于公司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有望扩大市场份额。
公司产能增加有助于提高其收入和利润。实施“双碳”战略后,电炉炼钢对石墨电极的需求不断增长。公司因拥有充裕的产能,得以满足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进而促进业绩的增长。
投资评级与风险提示
经过综合评估,我们预计方大炭素在2021年至2023年期间,其母公司的净利润将分别达到11亿、22.43亿和37.06亿。对应的每股收益预计为0.29元、0.59元和0.97元。同时,市盈率预计为41.3倍、20.3倍和12.3倍。基于这些数据,我们首次对该股票给出“买入”建议。
投资确实有收益,但风险同样不可小觑。产能建设可能没达到预期目标,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干扰,新增产能可能无法按时投入使用。能耗双控政策的影响可能比预想的更大,对企业扩大产能带来了更多限制。石墨电极的价格也可能低于预期,这可能会对公司盈利产生不利影响。面对这些潜在的风险,投资者必须谨慎评估。
您认为在这种情势下,方大炭素能否有效应对提升产量和应对市场竞争等挑战?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别忘了点赞和分享这篇文章。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admin@adm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