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极材料市场回暖趋势明显,近期负极市场悄然生变(7.18)
最近,我国锂电池负极材料市场开始回暖,库存下降,企业订单增多,给市场带来了活力。尽管2023年上半年市场走势有所下滑,但这次的回暖现象特别值得关注。
上半年市场走低情况
2023年上半年,负极材料市场整体呈现下降态势。以7月中旬为参照,价格较年初下降了13.06%,这一数据反映出市场的冷淡。另外,随着负极材料新增产能大量涌入市场,供需之间的矛盾在短期内变得更加突出。这些数据和现象共同表明,市场正在走向低谷。
同时,人造石墨的价格持续走低,年初至今,中端产品的降幅尤为明显。而且,行业的利润也在逐渐减少,这一点同样值得关注。当时,因为下游需求不旺,石墨化工厂的开工率不高,开工不足直接减少了生产量,对市场的负面影响十分显著。
回暖因素分析
最近市场有所好转。新能源汽车的销量环比显著增长,这股力量不容小觑。据数据表明,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提升与负极材料市场息息相关。电池制造商的产量提高,直接带动了负极材料需求的上升。
大型的负极企业订单不断增多,给行业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国内一些著名大厂的订单数量也在增加,这表明市场对它们产品的需求正在逐步回升。同时,中小型负极企业保持稳定发展态势,对保障整个负极材料市场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价格两极分化
在市场里,负极材料的价格波动很大。中低端人造石墨负极的价格几乎逼近了成本的下限,这使得生产中低端产品的企业面临了极大的挑战。他们不得不在成本和利润之间做出艰难的权衡。
高端负极材料价格起伏较大,市场竞争尤为激烈。在此价格区间内,众多高端产品的制造商不断调整其定价策略。各家厂商在高端市场都有自己的策略安排,众多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形成了目前这种复杂多变的竞争格局。
石墨化企业状况
石墨化企业各有其独特的成长路径。头部负极材料生产商对石墨的自产比例在不断提升,这无疑给石墨及负极材料的市场价格带来了额外的压力。过去,许多小型的石墨化企业依赖向大厂供应石墨来盈利,然而现在这种模式已经发生了变化。
自2023年以来,下游需求不强,石墨化生产效率一直不高。观察价格走势,可以看出价格大幅下滑。尽管近期负极材料需求有所回升,石墨化订单量也有所增加,但价格上涨受到限制。这限制一方面来源于其他因素的约束,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在接近成本价后,继续降价的空间变得很小。
行业竞争格局
在这个行业里,价格战是难以避免的现象。这种竞争确实让中小型负极材料生产商的生存空间受到了挤压。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大型企业就能独占市场。原因在于,在终端应用市场,由于产品种类、客户规模和体量的不同,各个负极材料生产商所面对的客户群体各不相同。每个客户层的需求和产品定位都有所差异,这使得市场竞争的格局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明了。
未来市场展望
分析原料市场情况,下半年预计原料价格会有小幅波动,买家降价意愿依然很高。所以,负极材料的价格在短期内可能还会继续下降。不过,到了十月份,新能源汽车销售正旺,根据行业的发展趋势,负极材料市场有望逐渐升温,价格也可能有小幅上涨。另外,2023年,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中端产品价格预计会先降后升,而天然石墨的价格可能保持不变。
大家对现在锂电池负极材料市场的现状和未来趋势有何看法?觉得哪个因素对市场走向的作用最为明显?不妨点赞、分享,并在评论区热烈交流。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admin@admin.com